响应“万名干部东部行”的号召,7月19日我们来到了风景秀美的苏州,在苏州市农村干部培训学院参加培训学习。
在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倪春鑫和王胜玲二位老师就苏州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专题讲座,重点讲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苏州市以“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和谐统一”为目标,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民生改善工作、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院的老师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吴中区的旺山村等一些美丽乡村,使我们既开阔了视野,又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思想受到了很大触动。通过参观学习,我对所讲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刻领会,美丽乡村不仅是一个生态概念,还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美丽乡村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承载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创建的新使命。它应该是结合了经济、政治、人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个完美组合。
特别是这些经验:“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坚持把优化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等对我的触动很深,作为一个林业技术人员,我更应该深入学习苏州生态建设及园林绿化方面的优秀经验,并且思考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环境,建设美丽新岐山。
苏州园林,名扬中外,现代的苏州园林绿化是以现实环境为基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继承和吸收传统园林在造园意境和空间环境处理上的优秀方法,体现出苏州东方园林之珠的魅力和传统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使城市绿化既有传统文化意韵,又有时代气息。1、以水为背景,突出建筑景观。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2、以本地传统的乡土树种为主(如香樟树等),引进新优绿化品种,突出绿化景观,以精立意,让游人真切地感觉到在古朴中不失现代,在现代中不失自然,在自然中又充满着深刻的寓意,以现代的手法,来体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美。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总结苏州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园林绿化的优秀方法,紧跟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美丽新岐山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方略,按照“城镇园林化、城郊森林化、乡村林果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路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
二、以“出门见绿,推窗看绿”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集中实施,栽管并举、增绿增景”的绿化思路,巩固“绿色岐山”的现有成果,突出城镇美化提升,合理布局农村经济林。
三、实施山、水、路及镇、村综合治理,营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园林景观。
四、创造富有特色的绿色长廊景观效果,塑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园林景观。形成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城乡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
苏州学习归来以后,我在认真总结的同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当前工作中。七月下旬以来,天气持续干旱,新栽树木蒸发量大,我们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新栽树木浇水管护工作。指导人员进行疏枝,减少新栽树木蒸腾量。浇水车、水泵连续作业,工作人员三班倒换,保证了“人换车不歇、人歇泵不停”,及时为每株新栽树木喝上了救命水。同时对浇水后的树木进行扶直、夯实,培土等工作,保证树体正常生长。针对近期气温骤升,新栽大树水分和营养跟不上,我们技术人员还通过采用给大树输液的办法提高绿化树木的成活率,保证了绿化美化的成效。近期我们还组织民工,对县城北二环景观林带、礼乐路口生态花卉景观园及岐蔡路绿色通道林带的垃圾杂草进行了多次清理,并对缺损苗木进行了更换补植;对县城北干渠边垃圾进行了清理,并对渠堤进行了填土修整。
同时,参考苏州园林绿化一些造景方法,我和局有关专业人员对礼乐路口生态花卉景观园的植物搭配及园林造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探讨,把握“绿中有花、花中有景,景中多彩”的原则,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在秋季的施工中将增添新的造景措施。比如,在绿化空地群置或孤置一些造型奇特的石块,增添多头银杏等。银杏原本是主干性强的古老树种,而苏州城市道路绿化却大量采用了多头银杏,去掉顶端优势强的主干,培养侧枝,使侧枝在一定高度围绕主干均匀分布,三头以上呈开心型生长。这样既避免了银杏过高的生长,又使其冠型更加秀丽,古朴而优美,增强了观赏性和修剪性。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也可以在景观园中培养栽植多头银杏,为县城增添新景致和文化底韵。
我们县苗圃将紧跟形势,拓展思路,不断扩大育苗规模,积极培育乡土树种和花卉,提升育苗档次,逐步由普通型苗木向高档型观赏苗木转变。按照县林业局提出的“上规模、提品位、显档次、有特色”的苗木培育思路,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二点:
一、强化措施,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坚持高标准整地、高要求选苗、高质量栽植,严把种苗、整地、栽植、浇水、抚育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整地不到位不打坑,打坑不到位不调苗,苗木不合格不栽植,做到栽下就管,栽管并重。我们将对今年承担的北二环生态景观长廊中的宽幅林带和礼乐路口生态花卉景观园部分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进一步巩固,严抓浇水、除草、抚育等关键环节。并把在工程实施中,对雪松等大树的栽植时采取的先进技术:疏枝+生根粉+浇水+覆膜+支架固定树体+挂输营养液的方法,加以总结推广。
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育苗质量。在抓好原有白皮松等绿化苗木培育的同时,抓好现代化日光温室建设,把名优花卉开发和培育当做重点工作来抓;把从杨凌引进并选育和嫁接成功的红叶杨、樱花和红叶海棠等种苗,进行细致管理、精心培育,保证两三年后,大量的红叶杨、樱花和红叶海棠即可出圃用于园林景观绿化,将为打造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美丽岐山增添绚丽的色彩。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苏州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园林绿化的优秀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以转型突破、跨越发展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以推进美丽岐山建设为目标,以林木良种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新苗圃;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加强乡土树种、花卉和新优绿化品种基地建设,提升绿化档次,创建绿化品牌,为建设富裕、人文、生态、和谐的美丽新岐山作出新的贡献。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