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党建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身建设 > 正文
【乡土岐山连载⑤】张倩&杨天娇:乡音寄情
时间:2019-08-15 08:13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管理员   编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今天带来第5期  张倩&杨天娇:《乡音寄情》。

 张倩&杨天娇 

现均任县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

 

 
 
 
乡音寄情
 
 
 

 老屋门前的水渠,教室窗外的白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操场上扬起的黄土,这些在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留下深刻烙印的故乡之物已不复存在。当我站在老屋前宽敞的公路上时,已很难回忆起童年时是在什么方位向水渠扔石子的,当我站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前时,已想象不来自己原来坐在那一排,想象不来当时沾满黄土的丫头是怎么和小伙伴们疯玩的。然而当我读到熊培云笔下“只有故乡能让我褪去浮华,回归安宁”“谁人故乡不沦陷”的语句时,心如琴弦,未拨而声自震;思如春柳,无风而絮自飞,那根植于心的浓厚“乡音”让我徜徉不已。

 我的故乡位于历史悠久的周室肇基之地—岐山,岐地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秦陇片,是陕西关中方言中东西府小片的西府话。岐山方言的发音人刘丑劳,他是一个对方言有着无比热忱的人,从年轻时就坚持练习发音,参加方言录音以作推广和流传。随手拿起他的发音稿翻看,密密麻麻的标注让人肃然起敬,这种使命与责任刻在了骨子里。在聊天中,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岐周方言可能是西周的国语,当时的普通话”。然而,历经千年沧桑变化,岐山风物与周人早已相去甚远,如今的岐山方言与周之雅言是否相通,又或者存在传承关系还有待考证,但在用标准岐周方言创作并演颂的《诗经》中,饱含着岐山人在乡野阡陌间流传的、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方言字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比如,我们把故亡的祖先称为“先人”,  早在《诗经•小雅•小宛》中记载“我心忧忧,念昔先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明的更替,方言不断被弱化,但流行起来的规范且通行的普通话,却少了方言的气息和韵味,在状物抒情中,往往不及方言来的传神。西府秦腔吸纳了岐山、宝鸡、凤翔的方言土语,“秦腔第七代周仁”李爱琴版《悔路》中:“嫂嫂若到严府去,深入虎口逃不出…”,“出”字发音就是岐山方言中的吃(chi),如果用普通话去唱,就失去了戏曲的韵味和灵魂。

 当然,方言的传神不仅体现在口语表达上,也包括文字表达。彭家煌在他大部分小说中尝试了“方言入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怂恿》将人物口语与叙述语言完美融合,内容充满了乡间的谐趣、泥土的风味和自然的情调,独有的表达方式和对于方言的运用深受读者青睐。
 有学者认为凤翔人似秦人豪放爽直、积极进取,与凤翔连畔种地的岐山却截然不同,由于长期受周文化熏陶,岐山人生性朴讷忠厚、拘礼保守。在我看来,岐山人与凤翔人生性并非如此分明。研究3000多年前箭括岭下周秦之间的恩怨历史会发现,秦人曾在岐山京当镇生活过一段时间(卜辞记载早期秦部族“田于京”,京指京当),后来,秦军西迁,为周戍守甘肃一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以亲故归周,保西陲”),考古队在甘肃遗存的秦文化中发现了很强烈的周文化特征。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使得周秦文明得以薪火相传。

  如今,我们秉持“勤劳质朴、重德守礼、务实进取”的精神无一不是周秦优秀文化的折射。文化影响性格,仔细观察,岐山人豪爽温厚,纯朴和善,重情知礼,古道热肠。而岐山方言,论词汇“爽直朴实、保守敦厚”,论语音“短促紧凑、铿锵有力”,这种性格特点和方言互为表里、密切相关。“谝”有点花言巧语的意思,岐山方言作聊天之意,老友见面会亲热地说:“走,寻个地方谝噶”,听起来有点信马游缰的意境在里面,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岐人的豪放爽直。乘坐公交车时,司机会说:“bao(别)夹了,后面还有位子”或者“都往后挪噶,让门口人上来”, 语气平和,对挤在前面的人像是责备又像是在责备前已经包容,同时提出好的建议同乘客商量,这又把岐山人温厚和善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娃来了”,这是每当我回到家乡时,奶奶的第一句话,一句“我娃”仿佛又把我带回了童年时期,依偎在亲人身边,贪婪地享受着无尽的宠爱。臊子面是家乡待客必备之物,主人常常会在三两碗之后,询问客人“你shang(尝)味道好么”,当客人吃完放下碗筷时,再问“吃好了么?”,这样一来一回的对答散发着主人由内而外的知礼懂礼。在乡下,倘若有人问路,叔叔伯伯会说:“走,到我屋先喝点水,歇噶”,然后闲聊上几句,再告诉他具体的路线。同样,在乡下,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某个村里的人拉着装满重物的驾子车上坡时,后面就冒出一个健壮或瘦小的背影,躬着腰,帮着忙,然后说“有事就nian chuan(言传)”,热心善良的他们把整个村庄都显得如此美好可爱。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下,岐山人豪爽温厚、和善热心的性格特点,在今天仍然分外鲜明。

 就像熊培云说的那样,最令人畏惧的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守不住那些美好的事物,任凭它褪尽容颜,谢了芬芳。当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断出现,曾经记录我们昔时生活的方言词汇正在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保护方言,守护乡音,让后人记得住乡愁是我们当下要坚守的美好事情。

 当你远在他乡的时候,身边突然传来一声“乡党,你好”,我想此刻你的内心是激动、温暖的。一缕乡音一缕情,乡言是故乡的魂,一句岐山话,就是爹娘的呼唤,有了它,走多远心里都踏实;有了它,游子就有了思念。

 

 
 
 
 

  
友情链接
    •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