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党建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老干部工作
考核工作
自身建设
调研信息
远程教育
资料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岐山党建微信公众号
全部
标题
子标题
关键字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身建设
> 正文
怎样搞好调查研宄(下)
时间:
2015-11-26 09:35
来源:
未知
点击:
次
怎样从具体到抽象
———关于研究方法问题
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的目的则是发现问题的本质。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提出对策建议才能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所以,研究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就是对调查中掌握的大量的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东西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加工,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即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
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分析研究的结论就不同。在对不同的观点主张进行分析取舍时,必须公正公平。对全局性问题,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对涉及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时,要尽可能寻找“最大公约数”。当找不到“公约数”时,一般要站在广大群众或多数人一边,站在相对贫穷或弱势群体的一边,不能把“屁股”坐到少数人一边、部门利益或强势群体一边。
第二,要善于抓问题的本质。本质总是隐藏在现象之中,但并非所有现象都反映本质。如果分不清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研究时要下功夫找出那些与本质有直接联系的“现象”。区分本质与非本质性现象,如果与经济利益相关,就要依据经济利益关系来判断,再从反映经济利益关系的现象中去寻找本质;如果是非经济问题,则应从现象与结果的相关程度上分析,一般来讲,相关程度大的现象反映问题的本质。如果是特殊问题,就应抓住与特殊性紧密联系的具体现象深入分析。为了接近本质,分析问题要多从制度层面思考,而不能过多地在表面现象上下功夫。
第三,要善于从全局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全局范围中的局部,但同时又都与全局相联系。因此,必须把局部问题和全局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把握发展趋势。比如,农业相对农村经济是一个局部,随着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发展,它与二三产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研究农业就必须与二、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农村经济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却是局部,只有把它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研究,才能把问题搞清楚,而不能就农说农。
第四,要善于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一是要把诸多现象联系起来分析研究,从彼此的“联系”中寻找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切忌孤立地看问题;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研究清楚事物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提出有预见性的对策来,切忌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三是用全面的观点研究问题,就是对同一个问题,要从多角度去观察研究,既用“显微镜”作解剖式研究,又用“望远镜”作全景式观察,切忌就事论事。
第五,要敢于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现实中我们总是认为上面的政策和领导的意见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出了问题老在具体工作环节上找原因,或者是检讨方式方法的问题。从事政策研究,用这样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就难于发现问题。搞政策研究,面对既定结论,面对领导指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哪样,这样思考分析,才会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得出新看法、新观点、新结论,才能发展完善原有政策和结论。
第六,要把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为了把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情况,但仅有具体分析还不够,还需要进行抽象分析,特别是重大的调查研究。抽象分析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客观事物,抽象分析必须以具体分析为基础,由具体到抽象,把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深入进去,发现把握事物的本质。
第七,要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事物的质与量是相联系的,有量变才有质变。因此调查研究仅有质的分析还不够,还要有量的分析。量的分析实际也是一种具体分析的方法。党政机关干部往往不注重量的分析,搞调查,做量的调查一般也只问大数字,不善做系统全面的分析,这样不行。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认识问题的本质。
第八,要进行反复的比较分析。“比较开眼界,比较长知识,比较启智慧,比较出真理”。比较有纵向比较,也有横向比较;有不同事物的比较,也有不同产业的比较;有不同部门和地区的比较,也有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比较,等等。比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发现差异、发现特色、发现本质、发现规律、发现真理的过程。
第九,要善于用市场经济观念来分析问题。大的环境是市场经济,整个的社会资源配置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市场可以说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用市场经济观念分析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市场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抓住利益这条主线,表面上很复杂的问题,围绕利益层层剥皮,刨根问底,往往就能很快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第十,要善于以小见大。“小”和“大”是相对的,往往一些小事情反映大问题,小经验中有大道理。因此,搞政策调研,不能忽视对小问题的分析,切不可因“小”而不为。
怎样出“成品”
———关于写作方法问题
写作是调查研究出“成品”的阶段。写作方法直接关系到能否“加工”出好的“成品”。选题是前提,调查是基础,分析是关键,写作就是装配,是形成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这犹如好产品的包装,就像美女出门前的描眉画眼,不可缺少。
第一,确定好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主题,整篇文章应该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论述方式,使人们接受主题提出的观点或结论。切忌一篇文章多个主题。主题阐明的观点和结论,以及围绕主题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必须上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下符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大型调查报告也可能有多个主题,那样主题就有了大小之分,小主题必须服从服务于大主题。
第二,结构要合理。结构就是布局,以有利于充分表达主题为原则。同样内容,在此处说与在彼处讲效果大不一样。这就像裁缝,同样的布料,不同裁缝做出衣服的效果大不一样,区别就在于裁缝量体裁衣的技艺。这也如同人穿衣服,既不能把帽子戴在脚上,也不能把袜子穿到头上。
第三,要有逻辑性。文学艺术作品是靠塑造出的生动形象感染人,调查报告主要靠严密的逻辑性去说服人。高水平的调查报告,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是要分清大概念、中概念、小概念,脑袋、胳膊、大腿、小腿,要各就其位,而不能错位,不能把小概念放到大概念的上面,就如同不能把胳膊放到脑袋上面一样。
第四,要善于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题的语言一定要深刻,要有力度、有新意,要有穿透力,要有很强的思想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第五,语句要短,文字要平。调查报告的文风要朴实无华、平中见功,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朴实,还不能平淡,要生动活泼,能吸引人,让人读而不厌。语句要短,通俗易懂,尽量多用群众的语言和调查对象的语言,要善于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
第六,宁短勿长。一个人写作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看能否写短文章,能否把长文章改短。实际上文章写得越长,看的人越少。本来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意思,非要说成七句八句,反而让人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第七,宁缺毋滥。这是对文章的质量要求。写文章也要有“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好的、成功的调研报告,不是仅仅变成了文字,而是转化为政策或决策。
第八,不可忽视标点符号。文章当中有责任,逗点之间无小事。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小视,用得恰当与否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第九,文不厌改。好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改出来的。鲁迅主张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除去,毫不可惜!”毛泽东主张:“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初稿出来后,先要自己反复推敲,再让身边的同志提意见,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直接听取被调查对象的意见。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写好的文章,有意识放上一段时间,回头再来修改,就可能会有新的认识。这就如同手工面一样,面和好后放上一段时问,擀出的面吃起来才劲道。
“功夫在诗外”
———关于政策调研工作者的综合
素质问题
第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方面表现在与党中央在政治上自觉地保持高度一致,善于从政治上分析思考问题,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要坚定;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敢说真话,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特别是当调研结论与原有的文件规定、领导的看法不一致时,要敢于讲真话,既报喜又报忧。不仅要敢讲,还要善讲,要通过适当途径反映。要懂得研究没有禁区,表达却有纪律。
第二,要有正确的功利观。搞政策调研工作,确实存在下的苦不少、却既无名也无利的问题。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功利观,善于从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的社会效果中得到满足。
第三,要有较高的理论素质。知识面一定要宽,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哲学的、法律学的知识必须扎实;历史学的、社会学的、文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要有所了解。
第四,要坚持不懈学习,努力扩大知识面。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终生追求,持之以恒,不断更新提高自己。与工作联系紧密的理论政策必须学深学透,不能浅尝辄止。网络只能作为学习一种辅助途径,不能代替原本意义的学习,更不能代替向实践学习。
第五,要勤于积累。搞政策调研,能否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平时的积累很重要。要勤看、勤听、勤问、勤记,要勤观察、勤分析、勤思考、勤总结,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薄发。
第六,要能吃苦。调查研究是用脚做的学问,是个苦差事。要想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必须多往下跑、往基层跑,往群众和基层干部中跑,这就必须能吃苦,苦中作乐,苦中求乐。
第七,要投入感情,热爱这项事业。政策调研工作确实比较枯燥,如果对它没有“感情”,时间长了很可能就会厌烦,应付了事。没有“感情”投入,仅凭一股聪明劲,难以有大的作为。任何工作,只有把“感情”投入进去了,才会有“产出”。
第八,要广交朋友。应该使调查研究的过程同时成为交朋友的过程,特别是要主动结交农民朋友、工人朋友,随时了解基层和社会各方面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和新创造,以保证自己研究“加工”的总是最新鲜的“原料”。
第九,要有综合协调能力。作为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部门,除了自己搞调查,还需要就某一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同志一块搞调查。这就要求组织者具有综合协调能力,能把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人优化组合,合理分工,同心协力完成调查任务。主持大型调研报告,除了需要有谋篇布局的能力,还要有充分调动发挥大家智慧的能力、创造轻松快乐工作环境的能力。
(作者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上一篇: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上)
下一篇:
宋璟用人不偏不党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