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党建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老干部工作
考核工作
自身建设
调研信息
远程教育
资料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岐山党建微信公众号
全部
标题
子标题
关键字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信息
> 正文
培育新型实用人才 筑牢富民强县基础
时间:
2013-10-16 11:41
来源:
未知
点击:
次
人才是强国之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省市党代会也提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近年来,岐山县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服务人才”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作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四步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支扎根基层、致富有方、帮带有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步:强化领导,夯实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基础。经济发展,人才先行。我们把人才队伍作为加速推进“六大转型”“五大突破”的支撑,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和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战略规划。一是加强宏观管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坚持定期研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认真学习人才政策,总结工作经验,研究部署新时期人才工作。二是强化运行机制。将县委组织部、党校、县农业局、林业局、人社局等单位确定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推行目标化管理,为落实人才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三是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总结近年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岐山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十年全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第二步:注重培训,铺设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及行业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示范基地培训。发挥农、林、水等涉农部门的行业优势,结合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分镇区建立种、养、加示范基地10个,定期开展果树栽培、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把课堂搬到培训基地,组织农民亲身实践,实现学用结合。通过学习,力争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鼓励支持创办、领办示范基地,较好地实现技术推广传播。二是远程教育培训。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为平台,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通过设计制作、购买引进和复制下发等方式,把经验丰富的专家“请”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农业实用知识,真正使农村党员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零距离”接触。三是专项工程培训。大力实施“农民科技增收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培训项目,利用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县农技推广中心等各类培训资源,定期举办农技培训班,免费安排农民入学,开展职业技能、农业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多技能型人才,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全县先后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80场次,培训农民10.5万人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150户,培养新型农民1842人。制作《农事直通车》、《农民之友》电视节目9期,在宝鸡日报、宝鸡农业信息网、宝鸡农业产业化信息网、岐山农业信息网等报刊网络报道产业发展信息85篇,印发技术资料40多万份。
第三步:多措并举,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环境,鼓励人才创业发展,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一是技术扶持。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帮扶”工程、对农村实用人才承包的科技示范园、创办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领办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明确技术帮扶人,建立帮扶档案,实行帮扶、定期考核。定期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技术和营销策略,开拓视野,促其发展壮大。二是政策扶持。优先将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果袋补贴等支农资金,向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兴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对集中连片新建果园 100亩以上村组,无偿提供优质苗木,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并对挖坑、栽植、农膜予以补贴;对统一连片建设大棚的农户,统一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企业,在项目申报上优先立项,在税收、信贷、金融等方面按政策规定给予倾斜支持,全力支持其做大做强。目前全县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贮藏企业108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市级22户,今年又推荐8户重点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协会扶持。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将同行业实用人才组织起来,引导联合经营,发挥群体优势,推动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33个,会员3500人,聚集种养殖能手、经纪人1500余人,辐射带动农户1.5万户,实现人才支撑产业和产业培养人才互动双赢的效果。
第四步:完善机制,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开展农村人才评价工作。根据实际,制定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别的实用人才实行不同的评价管理标准,率先开展农村实用专业技术“绿色证书”评审和继续教育,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农村人才市场。以县劳动力市场和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和依托,建立农村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起覆盖县乡链接村组的实用人才信息网络,定期发布人才供需信息,举办人才交流会,使农村人才市场成为农村人才积聚的基地、交流的场地、信息的集散地。三是强化农村人才激励机制。对有技术专长的土专家、种养能手评定职称,授予资格证书。对业务水平较高、事迹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优秀人才,推荐参加各级劳模评选;对威信较高、“双带”能力强的重点培养,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来;对做出突出贡献或科技成果被推广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给予重奖。积极开展“创业之星”“帮富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典型事迹,推荐农民创业带头人担任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使农村实用人才在精神上有追求、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真正形成有利于农村人才干事业、成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为加速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型提供人才保障,为加快建设富裕人文生态和谐新岐山贡献力量。
上一篇:
切实抓好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下一篇:
岐山县举办2012年到村任职大学生岗前培训班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