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党建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老干部工作
考核工作
自身建设
调研信息
远程教育
资料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岐山党建微信公众号
全部
标题
子标题
关键字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信息
> 正文
简报8
时间:
2012-04-07 10:06
来源:
未知
点击:
次
凤县实施“农户增收计划”
强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
凤县在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中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重点,在全县100个行政村大力实施“农户增收计划行动”,强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一是目标引领。以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重点,依靠发挥县、乡、村党组织主导作用、包村单位帮扶作用、驻村干部抓促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速达到20%以上。二是单位包扶。由44个县级部门、20个双管单位、36个规模以上企业与100个村结成“一帮一”对子,从劳务用工、资金和项目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自主创业等方面予以扶持,强化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三是干部驻村。按照每村进驻一名干部的要求,选派42名科级后备干部和58名乡镇干部进驻100个村,协助村“两委会”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帮助农户制定一个增收计划、协调一个劳力外出务工、培植一个增收项目,及时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服务,全力帮助农民增收。四是细化管理。乡镇党委对各村年度增收目标建立台帐,村党组织对各户增收目标建立台帐。同时,利用村务公开栏将本村增收措施和目标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五是捆绑式考核。制定《凤县“农户增收计划行动”考核办法》,量化指标,采取百分制计分,由组织部牵头,县委农工部、县统计局、县农业局等部门配合,逐村单项考核,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给所包抓单位、驻村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完不成增收计划任务的村,所包抓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不得评为优秀、良好等次,并通报批评;包村企业不得享受县上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根据乡镇所辖村的综合考核情况,完不成增收计划任务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不得评为先进。六是评先争优。围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积极开展“创建促进农民增收先进村党组织、争当党员致富带头人”、增收“三好”村、农民收入增速全县前10名、包村先进单位、驻村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对包村先进单位、驻村先进个人,县委、县政府分别奖励5000元、1000元;对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民增收“三好”村或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进入全县前10名的,奖励包村单位10000元、驻村干部2000元;对进位两个档次的村级党组织奖励3000元;从晋升到一、二类村中每年评选6个“促进农民增收先进村党组织”,每个村奖励10000元。
【工作动态】
凤翔县:四条措施力促农民增收。一是成立全县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长“关键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制定2009-2012年农民增收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统一制作下发《凤翔县农户增收目标明白卡》,逐村逐户细化增收措施和目标,把开展“升级晋档”活动与“三级联创”、“三双”活动、“一创一争”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力争到年底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600元,达到4900元的目标。三是围绕“北果、中菜、南牧”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促增收,使专业村占到全县村总数的75%以上,力争实现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提高到45.5%。四是县委将把开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情况作为考察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作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村干部、特别是公选干部的报酬与该村“升级晋档”活动挂钩,对跃升层次明显的村给予奖励,并发给村班子成员奖金2000元。
眉县齐镇:三管齐下促增收。一是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按照“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高品质,强化促销,打造名牌”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猕猴桃、红提葡萄、大樱桃等特色果品,做大做强果业。每年新栽优质品种1000亩以上,品种改良3000亩以上,新增挂果面积3000---5000亩,力争实现全镇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二是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每年新增劳务输出1200人次,其中通过劳务部门和中介组织有组织向外输出劳动力1000人次,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向外输出劳动力400多人次。依托砖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砖瓦机械制造业及出口步伐,带动销售、安装和技术维修人员出国务工。每年向国外输出砖机销售、安装和技术服务人员80人以上,进一步拓展农民群众的增收空间。三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紧抓关中百镇、村庄道路建设项目的机遇,加快镇区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路灯、供排水、通信、有线电视、医疗、专业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小城镇聚集生产要素和人口的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购房、务工经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上一篇:
简报20(1)
下一篇:
简报9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