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党建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信息 > 正文
建设新农村 推进新发展
时间:2005-09-14 10:42 来源:未知   点击:
    岐星村地处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3318亩耕地,1606户,6267人。近年来,岐星村党委一班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工业化强村富民、民主化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展新貌”的思路,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目前,该村经济发展,管理民主,村民生活比较富裕,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文明进步,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已初具雏形,岐星村已成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明星。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0元,集体固定资产达到4.5亿元。村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委命名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组织”,被中共宝鸡市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同时该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被司法部和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一、咬定发展,抢抓机遇,不断拓展工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岐星村人多地少,人均不到3分地,靠农业发展条件有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村上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把兴办集体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坚持每年上1—3个新项目。先后兴办了年产水泥150万吨的宝鸡众喜水泥公司、年发电量1.2亿度的岐星热电有限公司等10户集体企业,初步建成了以水泥、热电、建材为主导产业的集团公司,形成了渭河滩、蔡家坡火车站等三个工业园区。同时,村一班人积极转变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注重营造“亲商”、“安商”和“富商”的良好氛围,大力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省内外10户企业,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户。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村上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3户龙头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制,使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目前10户村办集体企业中,年产值3亿元的1户,年产值9000万元以上的4户,年产值、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岐星企业集团公司一举跃入全国乡企建材行业30强,岐星村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10大工业示范小区。工业总产值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7.7%;从事企业生产的劳动力260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81%。
    二、以人为本,心系群众,不断在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发展实践中,村上一班人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以人为本,心系广大群众,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才能发展全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岐星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村级保障体系,在全村基本实现了“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病有所救”的宽裕型小康生活。全村群众住上了小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3.6平方米,家用电器在全村得到普及。村党委班子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行全方位服务。一是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拓宽硬化、美化亮化村组道路,建成了自来水厂、高标准的农村示范小学。二是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上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为村民代交生产用水用电的费用。近10年来,累计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万元。三是制定实施了养老保障制度。对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养老金;对村组离任干部实行养老生活补助制度,村组干部离任后每人每年补助1600—2000元;平均每年为村民每人返还100元的企业利润。四是实行合作医疗与大病救助制度。1999年,村上投资50多万元建起集体性质的合作医疗机构──岐星村卫生院,村民小病就诊减免医药费20%,对大病采取一次性救助1000—2000元的办法,先后救助村民30多户。
    三、和谐发展,丰富载体,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村上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一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十星级文明户”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并把村容村貌建设作为评定“十星级文明户”的一项主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实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村上在“五四”、“七一”等重大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开展各种评优树模活动。在企业中开展争做文明职工、争当技术能手、争创文明企业和车间班组的“三争”活动;在群众中开展争做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的“四好”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四是加强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建设。村上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文化室、灯光球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达到95%以上。五是健全各种群众组织。村上设有治保会、调委会、联防队、环卫队等群团组织,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专人打扫、花草树木有专人修剪、社会秩序有专人维护的良好局面。
    四、尊重民意,民主决策,不断提升民主管理的新水平。岐星村临近蔡家坡火车站,村大人多、难于管理,村上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村务公开实施细则、计划生育、民兵治保、村规民约等23项规章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用制度监督、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和处理村上事务的良好机制。村上重大事项都先拿出方案,由干部群众广泛讨论,然后由村“两委会”和企业负责人联席会议审核,最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村“两委会”切实坚持信访接待制度,村党委主要领导带头认真接待来访群众,耐心解答和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村上充分发挥调委会的作用,及时调处各类矛盾,化解各类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使群众安居乐业。
    五、与时俱进,着眼发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强、经济上能的新型村级干部队伍。村党委坚持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多次组织一班人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找差距,议措施,使大家形成了加快发展、共同富裕的共识。为了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村党委班子还“约法三章”:一是村办企业由集体统一经营,不搞个人承包;二是党委成员在集体企业兼职,不在企业领取报酬,工资由村上统一发放;三是党委成员不准领办私营企业或在私营企业兼职。制定了党员干部“十不准”、“十坚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的言行。同时,着眼发展,紧紧围绕工业化发展之路,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在企业生产经营能手中选苗子、压担子、给位子,先后选送培训党员200多人,占全村党员总数的90%。经过各类培训和实践锻炼,70名中青年党员被选拔担任了村组干部和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先后有8名党员厂长、经理被评为全国和省、市优秀企业家。
岐星村在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成功探索,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依托地处蔡家坡地区的地利优势,选准工业强村富民的路子,并坚持20多年走工业化道路不动摇,是岐星村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岐星村党委一班人经过认真学习,在充分讨论过去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决心继续发挥地处泛蔡家坡中心地带的优势,朝着工业化、城镇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村上冻结农村庄基地审批,把全村16个村民小组规划成9个现代化居民小区,使住宅向高层化发展。合理规划工业小区,把工业向小区内集中。目前,正在邀请有关专家进一步着手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
    二、建设一个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集体资产股权化,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科学选择。岐星村在企业产权改革中坚持两条原则:一是集体经济不能削弱,改制不能以牺牲集体经济为代价;二是改制必须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让大多数群众在改制中得到益处。岐星村在产权改制中群众没有一人上访,充分说明了村党委一班人是在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岐星村发展经验的精髓。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既是基层党组织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弃的宗旨和原则,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三、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集体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快速发展与落后的管理模式不相适应。2001年,岐星村村办企业总资产负债率达到102.6%,有的企业已严重资不抵债。面对这种情况,村“两委会”班子提出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经过充分论证,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地进行企业改制,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增强了村级经济实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岐星村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主体,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力军,同时,离不开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指导和服务。只有各级党政组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才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友情链接
    •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