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党建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信息 > 正文
岐山县:关于岐山县人才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5-07-25 09:47 来源:公务员组   点击:

人才引领发展,创新决胜未来。近年来,岐山县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但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县人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要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抓手,聚焦“四大战略”“十项重点任务”,进一步优化引育机制、深化产才融合、强化服务保障,为建设“四个岐山”提供智力支撑。

一、当前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汽车及零部件、“一碗面”等重点产业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先进制造工程师不足,引领加速发展的后劲乏力。同时本土人才“空心化”现象明显,特别是乡村教育、医疗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年轻人才外流,高技能人才回乡服务意愿不强,基层服务力量薄弱。

二是政策落地存在“温差”。部分政策宣传不到位,中小企业政策知晓率低,执行力度不够,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未打通,导致企业和人才获得感不强。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评价标准单一,仍存在“唯论文、唯学历”倾向,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狭窄,未能充分体现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导致部分人才潜力未能充分激发。

三是成果转化效能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健全,高校科研项目与县域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首位产业匹配度不高,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同时,人才中介服务滞后,专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尚未成形,人才供需对接不畅,企业承接技术能力弱,导致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落地。

二、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突出需求导向,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体系实施“靶向引才”工程,聚焦全县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首位产业发展需求,摸清重点企业人才需求,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制造企业赴相关院校专项招聘、组织理工类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入企探岗”等方式,为企业和相关人才搭建沟通交流、双向选择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刚柔并举”精准引进紧缺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强化本土人才“造血”功能,加大乡村教育、医疗等领域投入,提升本土人才素质。积极打造“西岐工匠”品牌,依托职教中心、企业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年培育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实施“岐雁归巢”计划,建立岐山籍在外人才数据库,定期举办返乡交流活动,吸引高技能人才回乡服务,

二是聚焦产才融合,打通“四链协同”关键节点。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布局人才链,发挥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引领作用,鼓励企业联合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协同研发创新平台。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鼓励渭河工模具、联航科技等企业主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聚焦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持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培育竞争新优势。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政策的“经纪人”,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支持企业选聘科技人才担任“科技副总”“科技顾问”。以陕汽汽车研究院为重点组建博士后工作站,鼓励企业组建“科学家+工程师”科研团队,全力实施“揭榜挂帅”科研合作项目,力争年内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5亿元。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定期开展专家人才走访慰问活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专业化培训,组织参加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和人才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落实人才优惠激励政策,优化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确保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深化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五个一”示范活动,广泛宣传优秀人才事迹,做优人才服务保障,持续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搭建线上线下人才交流平台,召开全县人才工作座谈会,定期举办人才交流活动,增强人才归属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友情链接
    •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