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党建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动态 > 正文
岐山县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时间:2013-10-16 14:23 来源:未知   作者:岐山党建网   点击:
  岐山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根据市委组织部“控制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党员发展总体思路,切实加强对全县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突破、跨越发展。现将我县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党组织971个,其中党委31个(镇党委10个,村级党委4个;县级部门、县直单位党委15个、企业党委2个);县委派出工委4个;有下属单位的县级部门党组2个;党总支78个;党支部856个。建制村党组织302个,其中党委4个,总支部38个,支部260个。党员总数18998名,35岁以下2284名,女党员2665名,建国前入党农村老党员5名,少数民族党员11名。农民党员11149名,35岁以下887名,60岁以上5279名。
  二、主要做法
  (一)严把“入口”关,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全市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将市上下达的发展党员指标任务分解细化,明确各镇、各部门党委(组)发展指标,为完成全年发展党员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党委(组)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建立健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狠抓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党组织的基本条件,有效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创新机制,夯实基础。不断创新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发展党员“一测三评”制度》、《发展党员“三级预审”制度》、《发展党员“三步公示”制度》、《发展党员集体票决制度》、《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发展党员工作制度,通过用制度强化管理,严把发展党员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3、分解指标,控制数量。针对市上分解下达我县的指标任务,我们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分解下达2013年党员发展控制指标的通知》,将市上下达的指标任务分解细化,进一步明确了各镇、县级有关部门党委(组)发展党员数量,有效调控了全县发展党员数量和党员结构,确保我县达到“控制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顺利分解市上下达的工作任务。
  4、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我们坚持把发展生产工作一线中的先进分子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加大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力度。结合“两新组织”组建,重视在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着力解决“两新组织”中党员人数偏少问题。同时,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创业致富能手、非公企业出资人、企事业单位学科带头人、生产经营骨干、技术能手和农村“乡土人才”吸收到党内来。目前,全县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趋于合理。
  5、注重培养,提升素质。推行“四个一”培养推荐工作法,即:每个支部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每个工会培养一名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每个共青团培养一名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每个妇联培养一名青年妇女入党积极分子,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同时,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在新农村建设、社区服务管理、企业转型发展、项目创新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吸引力,有力地吸引广大青年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6、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一是把好培养教育关。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党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二是把好入党介绍人关。入党介绍人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党务熟,对入党人思想和工作情况比较了解。三是把好材料关。对入党材料不齐备、格式不标准、填写不规范,程序不到位的,一律重新办理,对弄虚作假的取消资格,并追究当事人责任。四是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县委组织部定期深入各镇、各部门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抽查、指导,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按照发展党员各项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效提高发展党员透明度。六是严格责任追究。对脱离真实情况、违背党员发展程序发展党员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创新管理方式,切实做好党员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建立完善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机制,有效提升了我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1、落实党员的各项权利。全面推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发挥党代表联系基层党组织,列席县委常委会、全委会等作用,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对涉及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由各级党组织提出初步方案,经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集体商议后形成决议。同时,通过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栏,召开会议等形式,向党员传达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广泛征求和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将党务事项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广泛接受监督,有效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
  2、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政治、典型、待遇、考核等激励机制,提高党员政治、经济地位,增强社会认同感。坚持每年在全县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弘扬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健全党员议事制度,充分尊重党员的政治、民主权利,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激发党员献言建策。同时,建立健全困难党员慰问制度,加大对农村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慰问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通过建立完善一系列机制,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3、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制作了《流动党员关爱卡》,开展以“送书籍、送温暖、送关爱”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县委组织部及时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利用党建网站、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搞好服务。各镇党委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通过发放、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把流动党员编入辖区各党组织。各村、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点,对本村、本社区流动党员造册登记,掌握流动党员去向,督促党员参与党内生活和学习,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
  4、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及时制定《关于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离退休党员、企业下岗党员的管理服务。针对退(离)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实际,精心设计易于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充分发挥老干部、老职工优势,与在职党员共同创先争优。同时,通过建立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登记制度、定期活动制度或下岗职工党员活动日等制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上课与个别走访谈心相结合,定时定点活动与电话、书信联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     
  5、健全完善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规范党员行为。完善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管理、不合格党员和违纪党员的处理、责任追究等。完善党内组织、党员定期学习、三会一课制、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各基层支部每周开展一次以上学习,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以上活动,一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活动。同时,修订完善党员退出机制,切实疏通出口,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狠抓党员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规划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印发后,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围绕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新党员培训、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四大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2009 -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每年初及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拓展培训内容,充实培训力量,整合培训资源,强化领导责任,开展了大规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1、以县镇党校集中培训为主体,着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县镇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对县、镇、村三个层面各个行业的党员有重点的开展了集中培训。县委党校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开展培训,就十七届四、五、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农村基层党建知识、实用技术、创业就业技能等知识进行培训。根据农村党员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我们从县镇党校抽调理论骨干组成“流动党校”,赴各镇巡回上课,及时为农村党员、群众答疑解惑。同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各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2013年以来,全年县镇两级党校共举办培训23期,3400多人(次)受训,通过学习培训,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2、以涉农部门专题培训为辅助,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及时整合科技、农业、人社、林业等涉农部门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大规模地对农村党员进行专题培训。县农业部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组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农业技术咨询等,对农村党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县科技局以普及农业科技为重点,开展“科技引导新农村建设”活动,组织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送智力、传科技、解难题,帮助农村党员学科技、用科技,提高科技素质。县扶贫办以帮助贫困村党员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把科技培训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抓好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他们带头脱贫致富的能力。县司法局从保障农村党员的合法权益着手,组织农村党员学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提高农村党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能力。县人社局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转移劳动力的电脑操作技能、务工经商等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目前,县级涉农部门共参与培训农村党员群众27321人(次),其中有800多名农村党员通过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外出进行就业创业。
  3、以科技网络培训为纽带,努力实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全覆盖。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上广播”活动的要求,我们着力打造个性化家庭课堂、掌上课堂、网络课堂和空中课堂,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一是联办《党建之窗》,实现远程教育上电视。由县文化广电局牵头在县电视台开设《党建之窗》栏目,内设党建理论、政策解读、农村远教、典型经验、实用技术五个版块,每月集中播放两期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库节目及本地专题片,每期时长10至15分钟,节目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在中央、省、市远教平台和《全国远教卫星数字频道》、《共产党员网》等平台网站下载;远程教育各成员单位每年向县委组织部至少提供一部反映本系统、本部门在党建工作宣传、支农惠农案例、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课件资源,经县委组织部审定后予以播放。二是开通“手机党建”,实现远程教育上手机。充分发挥手机通信技术传输速度快、使用范围广、互动性强的优势,对全县党务工作者、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大学生村官等手机号码进行统计,建立手机号码资源库,联系县电信公司开通“企信通”短信群发系统,每月不定时发布信息,拓宽组织部门与基层党员干部的联系沟通渠道,丰富党建工作的宣传形式和途径,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新建岐山组工网,实现远程教育上网络。在《岐山党建网》主页面新增“远程教育”和“党建频道”两个版块,其中“远程教育”版块主要上传远程教育有关文件、学习计划等,“党建频道”版块主要上传视频教学资料及《党建手机报》内容等。同时,将《岐山党建网》与《共产党员网》、《三秦先锋网》、《岐山政务网》、《村治在线》等网站进行链接,方便干部群众点击学习。四是整合远教资源,实现远程教育上广播。各镇党委在各村远程教育站点实施“空中课堂”工程,即把远程教育终端设备与农村智能广播设备连接起来,使党员群众不但在室内能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而且方便党员群众在室外也能听到远程教育节目内容。让群众最关心的党的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普知识,以及一些涉及到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法律法规等远教节目通过广播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中,成为农民群众的知心朋友。让全县13000多名基层党员,在线学习,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扩大了党员教育覆盖面,实现了党员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提升了教育培训效果。
  4、以贯彻落实《规划》为动力,加大党员培训场所建设及经费落实。加大党员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努力把县镇党校、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成为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同时,注重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依托职教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党员业务技能培训;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对党员进行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等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形成财政、党费、部门各出一点的经费投入机制。同时,在安排培训经费时,向贫困村和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
  5、以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为根本,切实抓好《规划》的全面落实。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宣传、党校等部门为成员的教育培训领导机构,负责安排、部署、检查全县党员教育培训落实情况。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系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镇、各部门结合工作特点,每年年初提出教育培训方案,确保内容、时间、师资、对象“四落实”。二是建立集中轮训制度。对全县党员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党员轮训计划,采取春训、冬训的方式和菜单式选学模式,按照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其他党员类型,分期分批举办短期培训班,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确定学习内容,采取专题辅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现身说法等形式集中轮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建立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定期组织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委负责同志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深入浅出地作出解答,使党员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四是建立培训时间制度。确定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不少于一次培训,不少于40学时;新党员入党后一年内至少集中培训一次,不少于24学时;大学生“村官”党员上岗前、签约期内每年培训一次,不少于40学时;其他党员每年培训一次,不少于16学时,其中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党政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党员每年至少培训一次,不少于24学时,其中领导班子成员不少于40学时。
  三、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党员方面存在问题。个别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够强,入党积极分子数量较少。农村申请入党人中,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尽合理。个别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档案资料不完善,会议记录不齐全,发展程序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党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力度不大、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党员党性意识不强自身要求不严,参加党的活动不积极,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党员教育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重点,保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一要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明确基层党委(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副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党支部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各级党组织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党建工作,根据实际,每年初制订发展党员计划,部署发展党员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落实。二要严格发展党员程序,确保党员质量。要严肃发展党员纪律,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严把发展党员标准,认真落实“一测三评”、“三级预审”、“三步公示”、集体票决制度,切实保证新党员的质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发展党员的要严肃处理,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取消评选党内先进的资格,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三要努力做好推优工作,把优秀人员输送到党组织中来。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作用,坚持“三个优先推荐”,即优先推荐优秀工会会员、团干、妇女、生产一线岗位能手和业务骨干,优先推荐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为人正直优秀人才,优先推荐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
  (二)强素质,建机制,做好党员教育管理
  一要着眼提高素质,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全县有60%以上的党员在农村,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党性和党风教育,加强法律知识普及,使广大党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效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二要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要充分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机制。根据流动党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解决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出现的管理盲区。同时,完善流动党员登记、联系、开展活动、反馈信息等制度,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管理。三要立足实际,加强“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紧紧围绕“两新组织”实际,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五优五满意”主题实践活动,创建“双强六好”型示范党组织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中建立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选派熟悉党务和适合“两新组织”需求的党建指导员,指导开展党建工作,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提升。
  (三)健全完善制度,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结合《规划》,每年初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对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工作措施作出明确的规定,给培训对象定学习任务,给办学单位定培训班次,并将培训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内容,年终进行检查评比,真正将党员教育培训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二是加大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检查承担党员教育培训任务的单位培训党员的情况和党员参训的情况,切实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在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逐步改善以县镇两级党校为重点的主阵地建设,力争形成门类齐全、设施完善、功能完整的现代化党员教育培训基地。
  
友情链接
    • 主办单位:中共岐山县委组织部  地址:岐山县凤西路51号中共岐山县委大院
    • 推荐使用IE10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280×720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   陕ICP备11007109号-2  网站地图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