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利益关系更加多变,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凸显。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使基层治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是基层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此,岐山县委组织部成立课题组,对基层治理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担当有待提升。个别基层党组织担当意识不强,遇到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不敢管,怕惹事;不愿管,怕多事;不会管,怕坏事。导致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弱化,基层党员干部无法有效组织动员群众,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不足。
二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一方面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配置年龄结构失衡,学历短板明显。部分村支部班子中年龄较大党员占多数,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多数,导致基层工作创新能力不足、整体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党性宗旨意识不强,党性修养有待提高,对待工作存在敷衍应付现象,影响队伍士气;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学习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
三是基层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不足。一是勤学善思不够,外出交流学习、支部间联动较少,研究工作的思路不广,眼界不高,尤其是在组织生活方面,仅限于“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形式老套。二是抓党建的方式方法单一,一定程度上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问题,没有把社会治理融入到党的建设中来,对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抓什么、怎么抓认识不够,点子不多。
二、对策建议
一要筑强战斗堡垒,强化政治引领。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直接“操盘手”。一是强化政治锤炼,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强化基层党组织“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严密组织调研、严守政治标准、严肃选举纪律,确保选举程序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确保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凸显带头示范作用。三是增强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指导,对标中央最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基层发展现实需要,实施基层党支部高质量建设工程,制定完善考评细则,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要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党建基础。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有没有话语权,能不能带富、致富是关键因素。“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建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打破“各自为战”、“单兵作战”的思维定势,立足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文化历史、地理区位等现实条件,建立“镇村联动”、“村村联合”的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势,形成纵向灵活调配政策、财政等资源,横向高效整合土地、人才等要素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因村施策,在全面深入调研摸排村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针对集体资源丰富的村,既要设法通过对集体资源的合力开发利用,提升村集体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资源保护,增强可持续性;针对拥有一定集体资产存量的村,重点盘活集体资产,将闲置的校舍、生产设施等资产,以合理方式投入合作经济生产经营,提高资产利用效益;针对产业村,则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力争打造产业品牌。三是要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路径。立足新发展阶段,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基于产业联合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基于跨域协同的飞地经济等乡村发展新路径,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经济保障和物质基础。
三要提升干部素养,打造人才梯队。基层干部队伍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一是针对基层常驻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对其宗旨意识、能力素质的常态化教育提升,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和工作任务需要,主题培训、交流研讨、考核评估机制,建立长效化学习提升机制。二是针对驻村干部、驻村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流动性党员干部,建立动态化乡村人才信息库、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因地制宜、因才施政,使各类人才融入基层,充分调动其服务基层、发展基层的活跃性和积极性,发挥好其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三是动员村级本土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培养本村年轻有为、村民认可的青年党员队伍,提供物质支持、精神鼓励,加强正面宣传,给予他们干事创业、带动村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平台,发挥“新乡贤”作用,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四要创新党建模式,革新工作方式。一是打破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各自为战的困局,尝试建立“跨村联建”模式,通过强弱搭配、优势互补,推动农村基层党建补足短板、提质增效。二是破除党员教育的传统路径依赖,丰富形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活用区域内红色资源,结合时势案例,因地制宜地开展党员教育,以体验式、沉浸式授课方式,增强学习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升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三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规范化的集中教育培训,结合灵活多样的在线培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带动能力。
五要多元主体参与,形成治理合力。一是要树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理念。村民群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逐渐形成当前基层治理的总体趋势,也是基层治理突破瓶颈、提升水平的重要路径,基层党组织应当注重协调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多方主体。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的主体结构。其一是通过基层党建创新提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其二是发展引入社会组织,增强基层治理的活力,提高村民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其三是要发展村民自治,畅通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事务、治理决策的综合素养;再次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群众参与议事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机制,在基层党建引领的基础上,有效建立基层治理民主参与机制、权益表达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多元协同机制等,切实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性,形成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振兴、基层治理水平提质增效的多方合力、提高治理效能。
岐山先锋微信公众号